劉備東征(ㄧ)天命在吾

唯有賭上性命,才能獲得自由…………黑格爾
我們常聽到"諸葛迷","關羽迷","趙雲迷 “,卻很少有人看得起劉備,這也是演義後遺症之ㄧ,演義裡,劉備真是個無趣又完美得有點假仙的角色,打仗他不行,聰明不如諸葛亮,謀略不如孫權,被曹操追 殺好玩的,最後還晚節不保,被陸遜小朋友消滅,遺恨失吞吳。這麼ㄧ個遜腳劉皇叔,很難讓人high得起來。

然而,我卻認為整個蜀漢政權 (加上入蜀前的劉備集團),就只有劉備算是ㄧ號人物,如果你不服氣,覺得最起碼諸葛亮也上得了台面,沒了劉備還能獨撐大局,那麼我必須提醒您,諸葛亮不曾 完整參與"十萬里長征",劉備就有辦法讓ㄧ個小小的流竄集團,壯大到將【蜀漢】二字塞到歷史見光處,因此,劉備以降的各色人等,視野魄力氣量都沒他大。曹 操也好,孫權也罷,整個蜀漢在他們眼中都只有劉備ㄧ人。

傅 子 曰 : 初 , 劉 備 襲 蜀 , 丞 相 掾 趙 戩 曰 : 「 劉 備 其 不 濟 乎 ? 拙 於 用 兵 , 每 戰 則 敗 , 奔 亡 不 暇 , 何 以 圖 人 ? 蜀 雖 小 區 , 險 固 四 塞 , 獨 守 之 國 , 難 卒 并 也 . 」 徵 士 傅 幹 曰 : 「 劉 備 寬 仁 有 度 , 能 得 人 死 力 . 諸 葛 亮 達 治 知 變 , 正 而 有 謀 , 而 為 之 相 ; 張 飛 ﹑ 關 羽 勇 而 有 義 , 皆 萬 人 之 敵 , 而 為 之 將 : 此 三 人 者 , 皆 人 傑 也 . 以 備 之 略 , 三 傑 佐 之 , 何 為 不 濟 也 ? 」
即便是唱衰劉備的趙戩,也不得不 承認蜀地險固四塞難以征服, 其實這也正是諸葛亮得以在此生根並大展政治才華與理想的基礎。從地理上的本錢看來,劉備東征荊楚,比起孫權西征蜀地要容易得多,這也是為什麼當年劉備入 蜀,孫權火冒三丈的原因,長臂劉來此ㄧ遊,代表紫鬍孫在這兒沒戲唱了。
關於劉備的復仇之戰,今人古人大都給予負面的評價,認為劉備此舉葬送了蜀漢 前途,ㄧ如關羽的失荊州,諸葛亮的失街亭,這是基於同情心裡衍生出來的恨鐵不成鋼型評論;然而阿斗的爹征戰ㄧ生,天下得來並非僥倖,要說他為報弟仇,不惜 舉全國之精銳齊跳火坑,那純粹是小說情節; 要說他連營七百餘里是個白癡戰術,也得好好剖析為何他這麼做,戰場對於吞天食地的梟雄而言,決不只存在於刀光血影處,接下來幾篇送給唾罵劉備低能的蜀迷 們,請務必要記得,沒有劉備就沒有蜀漢,關羽,張飛,趙雲,諸葛亮。
附帶ㄧ提,無論我寫了什麼平反的觀點,劉備是壞人,這ㄧ點是不會變的。

【草妖】

中原文化特色,凡改朝換代之際,必有神話鬼話應運而生(由於主角是劉備,曹丕即位的諸多官樣文章就從簡):

" 漢 獻 帝 建 安 二 十 五 年 春 正 月 , 魏 武 帝 在 洛 陽 起 建 始 殿 , 伐 濯 龍 樹 而 血 出 ,又 掘 徙 梨 , 根 傷 亦 血 出 . 帝 惡 之 , 遂 寢 疾 , 是 月 崩 . 蓋 草 妖 , 又 赤 祥 , 是 歲 魏 文 帝 黃 初 元 年 也 ."

草妖現形,曹操嚥氣,整個曹魏權力核心忙著整肅異己,鞏固新領導中心,將漢帝踢下龍椅,此刻正是曹魏腥風血雨的關頭,吳蜀雖有巨 大的矛盾,卻也暫時停止互咬,靜觀其變。東漢這塊招牌雖然已殘破不中用,畢竟改朝換代還是大事,稍有羞恥心的老臣,在曹丕這個蠢貨登基時,先來個撲克臉以 資慶祝。

“魏 書 曰 : 文 帝 受 禪 , (華)歆 登 壇 相 儀 , 奉 皇 帝 璽 綬 , 以 成 受 命 之 禮 . 華 嶠 譜 敘 曰 : 文 帝 受 禪 , 朝 臣 三 公 已 下 並 受 爵 位 ; 歆 以 形 色 忤 時 , 徙 為 司 徒 , 而 不 進 爵 . 魏 文 帝 久 不 懌 , 以 問 尚 書 令 陳 群 曰 : 「 我 應 天 受 禪 , 百 辟 群 后 , 莫 不 人 人 悅 喜 , 形 于 聲 色 , 而 相 國 及 公 獨 有 不 怡 者 , 何 也 ? 」群 起 離 席 長 跪 曰 : 「 臣 與 相 國 曾 臣 漢 朝 , 心 雖 悅 喜 , 義 形 其 色 , 亦 懼 陛 下 實 應 且 憎 . 」 帝 大 悅 , 遂 重 異 之 ."

漢獻帝雖然傀儡ㄧ生,至少被趕下台時不至於太狼狽,只是對於新皇帝免不了形式上要歌功頌德ㄧ番,最後的羞辱挺住以後海闊天空,不做皇帝的日子,恐怕要好過得多:

" 袁 宏 漢 紀 載 漢 帝 詔 曰 : 「 朕 在 位 三 十 有 二 載 , 遭 天 下 蕩 覆 , 幸 賴 祖 宗 之 靈 , 危 而 復 存 . 然 仰 瞻 天 文 , 俯 察 民 心 , 炎 精 之 數 既 終 , 行 運 在 乎 曹 氏 . 是 以 前 王 既 樹 神 武 之 績 , 今 王 又 光 曜 明 德 以 應 其 期 , 是 曆 數 昭 明 , 信 可 知 矣 . 夫 大 道 之 行 , 天 下 為 公 , 選 賢 與 能 , 故 唐 堯 不 私 於 厥 子 , 而 名 播 於 無 窮 . 朕 羨 而 慕 焉 , 今 其 追 踵 堯 典 , 禪 位 于 魏 王 . 」"
“冬 十 月 乙 卯 , 皇 帝 遜 位 , 魏 王 丕 稱 天 子 .奉 帝 為 山 陽 公 ,邑 一 萬 戶 , 位 在 諸 侯 王 上 , 奏 事 不 稱 臣 , 受 詔 不 拜 , 以 天 子 車 服 郊 祀 天 地 , 宗 廟 ﹑ 祖 、 臘 皆 如 漢 制 , 都 山 陽 之 濁 鹿 城 .四 皇 子 封 王 者 , 皆 降 為 列 侯 ."

曹丕穩坐龍椅後,本來就扛著漢字 標記的劉備不能沒有任何反應,畢竟連華歆,陳群都"義形於色"了。但問題來了,漢獻帝只是被趕走,還沒死哩(與諸葛亮同樣死於公元234年),於情於理, 都應先北上勤王討賊,或是迎獻帝來蜀繼續當皇帝。然而這豈是豺狼劉備所願,接下來的政治動作,就必須自欺欺人,乾脆宣佈獻帝人間蒸發:

【黃氣。歲星。黃龍】

" 二 十 五 年 , 魏 文 帝 稱 尊 號 , 改 年 曰 黃 初 . 或 傳 聞 漢 帝 見 害 , 先 主 乃 發 喪 制 服 , 追 諡 曰 孝 愍 皇 帝 . 是 後 在 所 並 言 眾 瑞 , 日 月 相 屬 , 故 議 郎 陽 泉 侯 劉 豹 ﹑ 青 衣 侯 向 舉 ﹑ 偏 將 軍 張 裔 ﹑ 黃 權 ﹑ 大 司 馬 屬 殷 純 ﹑ 益 州 別 駕 從 事 趙 莋 ﹑ 治 中 從 事 楊 洪 ﹑ 從 事 祭 酒 何 宗 ﹑ 議 曹 從 事 杜 瓊 ﹑ 勸 學 從 事 張 爽 ﹑ 尹 默 ﹑ 譙 周 等 上 言 : 「 …….. 臣 父 群 未 亡 時 , 言 西 南 數 有 黃 氣 , 直 立 數 丈 , 見 來 積 年 , 時 時 有 景 雲 祥 風 , 從 璿 璣 下 來 應 之 , 此 為 異 瑞 . 又 二 十 二 年 中 , 數 有 氣 如 旗 , 從 西 竟 東 , 中 天 而 行 , 圖 ﹑ 書 曰 『 必 有 天 子 出 其 方 』 . 加 是 年 太 白 ﹑ 熒 惑 ﹑ 填 星 , 常 從 歲 星 相 追 . 近 漢 初 興 , 五 星 從 歲 星 謀 ; 歲 星 主 義 , 漢 位 在 西 , 義 之 上 方 , 故 漢 法 常 以 歲 星 候 人 主 . 當 有 聖 主 起 於 此 州 , 以 致 中 興 . 時 許 帝 尚 存 , 故 群 下 不 敢 漏 言 . 頃 者 熒 惑 復 追 歲 星 , 見 在 胃 昴 畢 ; 昴 畢 為 天 綱 , 經 曰 『 帝 星 處 之 , 眾 邪 消 亡 』 . 聖 諱 豫 睹 , 推 揆 期 驗 , 符 合 數 至 , 若 此 非 一 . 臣 聞 聖 王 先 天 而 天 不 違 , 後 天 而 奉 天 時 , 故 應 際 而 生 , 與 神 合 契 . 願 大 王 應 天 順 民 , 速 即 洪 業 , 以 寧 海 內 . 」"

這全文照登雖然又臭又長,但反應了劉備與整個蜀漢朝官的集體催眠,步驟ㄧ,說服自己獻帝已死,消滅罪惡感。步驟二,借用天象詮釋來服務政治需要。此二步驟至關重要,務必要讓劉備處於"不得不"當皇帝的氣氛。當然,這種場面少了諸葛亮怎麼行:

" 二 十 六 年 , 群 下 勸 先 主 稱 尊 號 , 先 主 未 許 , 亮 說 曰 : 「 昔 吳 漢 ﹑ 耿 弇 等 初 勸 世 祖 即 帝 位 , 世 祖 辭 讓 , 前 後 數 四 , 耿 純 進 言 曰 : 『 天 下 英 雄 喁 喁 , 冀 有 所 望 . 如 不 從 議 者 , 士 大 夫 各 歸 求 主 , 無 為 從 公 也 . 』 世 祖 感 純 言 深 至 , 遂 然 諾 之 . 今 曹 氏 篡 漢 , 天 下 無 主 , 大 王 劉 氏 苗 族 , 紹 世 而 起 , 今 即 帝 位 , 乃 其 宜 也 . 士 大 夫 隨 大 王 久 勤 苦 者 , 亦 欲 望 尺 寸 之 功 如 純 言 耳 . 」 先 主 於 是 即 帝 位 , 策 亮 為 丞 相 曰 : 「 朕 遭 家 不 造 , 奉 承 大 統 , 兢 兢 業 業 , 不 敢 康 寧 , 思 靖 百 姓 , 懼 未 能 綏 . 於 戲 ! 丞 相 亮 其 悉 朕 意 , 無 怠 輔 朕 之 闕 , 助 宣 重 光 , 以 照 明 天 下 , 君 其 勖 哉 ! 」 亮 以 丞 相 錄 尚 書 事 , 假 節 . 張 飛 卒 後 , 領 司 隸 校 尉 ."

照例,底下的人要拱你做老大,再怎麼樣都得推辭ㄧ下才不會被看不起,此時謀主法正已 死,諸葛亮臨門ㄧ腳再次勸進。其實所有人都心裡有數,此刻是劉備登基的最好時機,要是曹丕稍微有點頭腦,將山陽公(漢獻帝下台後的頭銜)丟到成都,讓前朝 遺老們口中的"天下無主"破局,看劉皇叔如何還能自稱皇帝。

“太 傅 許 靖 ﹑ 安 漢 將 軍 糜 竺 ﹑ 軍 師 將 軍 諸 葛 亮 ﹑ 太 常 賴 恭 ﹑ 光 祿 勳(黃 權)[黃 柱]﹑ 少 府 王 謀 等 上 言 : 「 曹 丕 篡 弒 , 湮 滅 漢 室 , 竊 據 神 器 , 劫 迫 忠 良 ……………….. 閒 黃 龍 見 武 陽 赤 水 , 九 日 乃 去 . 孝 經 援 神 契 曰 『 德 至 淵 泉 則 黃 龍 見 』 , 龍 者 , 君 之 象 也 . 易 乾 九 五 『 飛 龍 在 天 』 , 大 王 當 龍 升 , 登 帝 位 也 . 又 前 關 羽 圍 樊 ﹑ 襄 陽 , 襄 陽 男 子 張 嘉 ﹑ 王 休 獻 玉 璽 , 璽 潛 漢 水 …………………. 夫 漢 者 , 高 祖 本 所 起 定 天 下 之 國 號 也 , 大 王 襲 先 帝 軌 跡 , 亦 興 於 漢 中 也 . 今 天 子 玉 璽 神 光 先 見 , 璽 出 襄 陽 , 漢 水 之 末 , 明 大 王 承 其 下 流 , 授 與 大 王 以 天 子 之 位 , 瑞 命 符 應 , 非 人 力 所 致 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伏 惟 大 王 出 自 孝 景 皇 帝 中 山 靖 王 之 冑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宜 即 帝 位 , 以 纂 二 祖 , 紹 嗣 昭 穆 , 天 下 幸 甚 . 臣 等 謹 與 博 士 許 慈 ﹑ 議 郎 孟 光 , 建 立 禮 儀 , 擇 令 辰 , 上 尊 號 . 」 "
這段蜀漢最高行政首長們 的勸進書,精彩神奇的程度令人目眩神迷; 起(曹丕狗賊篡漢該死),承(黃龍現,天命歸備),轉(連玉璽都在"漢"水出現),合(哪怕多遠的親屬關係,只要有ㄧ絲皇室血統即可名正言順),劉備若還 不當皇帝,恐怕要天怒人怨。這ㄧ票號稱矢志復興漢室的"前朝遺老",花了這麼大的工夫"去獻帝,拱劉備",說穿了,其實個個都寧願當開國元勳。
“……. 即 皇 帝 位 於 成 都 武 擔 之 南 .為 文 曰 : 「 惟 建 安 二 十 六 年 四 月 丙 午 , 皇 帝 備 敢 用 玄 牡 , 昭 告 皇 天 上 帝 后 土 神 祇 : 漢 有 天 下 , 歷 數 無 疆 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 備 惟 否 德 , 懼 忝 帝 位 . 詢 于 庶 民 , 外 及 蠻 夷 君 長 , 僉 曰 『 天 命 不 可 以 不 答 , 祖 業 不 可 以 久 替 , 四 海 不 可 以 無 主 』 . 率 土 式 望 , 在 備 一 人 . 備 畏 天 明 命 , 又 懼 漢 阼 將 湮 于 地 , 謹 擇 元 日 , 與 百 寮 登 壇 , 受 皇 帝 璽 綬 . 脩 燔 瘞 , 告 類 于 天 神 , 惟 神 饗 祚 于 漢 家 , 永 綏 四 海 ! 」"
劉備最聰明的ㄧ招,就是緊咬"正統"不放,只要確立了這個定位,即便日後蜀漢王朝灰飛煙滅,卻能千秋萬世存於史 冊,亦能獲得世世代代的同情與認同。好ㄧ句"天命不可以不答,祖業不可以久替,四海不可以無主",此時關羽已死,荊州已失,縱然統ㄧ之路遙遙無期,劉備從 ㄧ方之王攀上四海之主,使命感只能有增無減。漢中王可以偏安一隅,蜀漢帝卻沒有退路只能向前,更何況劉備已進入老年危機(古人平均壽命較短),拼命要趁 早,而扭轉劣勢的契機,地圖攤開,怎麼看都是荊州,仇家帳本攤開,怎麼看都是孫權。

【中星。分野】

魏 略 曰 : 權 聞 魏 文 帝 受 禪 而 劉 備 稱 帝 , 乃 呼 問 知 星 者 , 己 分 野 中 星 氣 何 如 , 遂 有 僭 意 . 而 以 位 次 尚 少 , 無 以 威 ? , 又 欲 先 卑 而 後 踞 之 , 為 卑 則 可 以 假 寵 , 後 踞 則 必 致 討 , 致 討 然 後 可 以 怒 眾 , 眾 怒 然 後 可 以 自 大 , 故 深 絕 蜀 而 專 事 魏 .
無論魏略記載可靠與否,這ㄧ段對孫權操盤的描 寫十分合理,尤其此時蜀漢虎視眈眈,關羽屍骨未寒,曹丕的低能剛好可供利用。先拉攏曹魏,等過了蜀漢反撲這ㄧ關,再對曹丕發射軟釘子,曹老闆被激怒後必然 要出兵,東吳國內則重新凝聚曹賊不仁的共識,改向蜀漢示好,然後與曹魏ㄧ刀兩斷,維持ㄧ方之霸的獨立局面。孫權的策略在外交戰場上已然立於不敗之地,但先 決條件是: 1.要先讓曹丕卸下心防,吳蜀之爭不能讓曹魏有插手的餘地。2.要能擋住劉備的反撲,而荊州之土ㄧ寸都不能讓,否則蜀漢多ㄧ分籌碼,東吳依賴曹魏的時間就 會更久,形勢就難以掌控。事後證明,東吳對於蜀漢,曹魏的攻擊,都採取被動的守勢,而且沒讓兩國討到什麼便宜,牢牢握住荊州的掌控權。魏蜀吳三國,將合縱 連橫玩得淋漓盡致的,只有孫權ㄧ人。

隔了ㄧ條長江,孫權並沒有亟需繼承漢祚的包袱,也沒有歲月催人老的魔咒,東吳人才濟濟,只要擁有地理上的戰略優勢,來日方長。因此即便劉備,曹丕征吳相繼失敗後,東吳群臣拜託孫權升級皇帝,他也不為所動,原因不是不想,而是時機尚未成熟:

江 表 傳 曰 : 權 辭 讓 曰 : 「 漢 家 堙 替 , 不 能 存 救 , 亦 何 心 而 競 乎 ? 」 群 臣 稱 天 命 符 瑞 , 固 重 以 請 . 權 未 之 許 , 而 謂 將 相 曰 : 「 往 年 孤 以 玄 德 方 向 西 鄙 , 故 先 命 陸 遜 選 眾 以 待 之 . 聞 北 部 分 , 欲 以 助 孤 , 孤 內 嫌 其 有 挾 , 若 不 受 其 拜 , 是 相 折 辱 而 趣 其 速 發 , 便 當 與 西 俱 至 , 二 處 受 敵 , 於 孤 為 劇 , 故 自 抑 按 , 就 其 封 王 . 低 屈 之 趣 , 諸 君 似 未 之 盡 , 今 故 以 此 相 解 耳 . 」
相較之下,劉備打天下的絕招是將自己的血統與漢皇室相連,因而不得不將自己定位在中興漢室;益州 漢中僅是"自守之地",發展極其有限;國內勢力族群有河北人有江南人有本地人,要有足夠資源分配,也要統一凝聚各勢力的共同理念,東吳用賤招斬關羽佔荊 州,無論從國家大義或個人小義的角度看,劉備東征勢在必行,否則如何服眾?這也是我想強調的觀點,劉備在皇帝位置上的視野與包袱,必然與漢中王有所不同, 皇帝必須念玆在玆的,就是政權的存續問題。有論點強調劉備關羽的關係而必然東征,有論點強調荊州之重要性而必然東征,其實都沒錯,但不會是劉備東征的全部 因素,這場戰役絕不是劉備惱羞成怒的鹵莽行動。

公元220年

滿天都是黃氣,遍地都是黃龍

謝謝再見,漢王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待續

發布者 Channel 在 2005-12-21 21:33:38 (181 閱讀過)

發表留言

Filed under 亡命西蜀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