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葛亮以攻為守

諸葛亮是否以攻為守?

這是ㄧ個戰略問題,戰略問題若以軍事角度解釋其實是很不足的,因為戰略問題永遠都是政治問題。

蜀國,從人口,資源,地理上來看,條件都遠不如當年的袁紹。盟國東吳,多年來在北伐上也無進展,單看戰術,以小擊大,蜀國若不採直搗黃龍的奇襲,是沒有希望的。那麼對魏作戰,蜀,或諸葛亮到底圖甚麼?

戰爭是內政,也是外交的延長。

劉備集團據蜀,到了諸葛亮執政時,統治基礎極不穩固。劉焉當年也是經過ㄧ連串的政治鬥爭,籠絡,離間,收編在地勢力才稍微穩住益州局勢,但直到劉璋時代,內部矛盾還是很多,否則也不會有人引狼(劉備)入室了。強人劉備死後的巴蜀政治,ㄧ個外來者的政權更是危如累卵,而諸葛亮就是承擔了這個詭譎又危險的局勢,別的不說,南中的少數民族乾脆就先搞獨立試玩看看。

對外戰爭,對於ㄧ個不穩固的政權有著許多好處:

1. 收編在地勢力。 唯有與豪強合作,諸葛亮才有力量對外南征北伐。
2. 削弱在地勢力。 唯有以戰爭為手段,重賦徭役才有合理性,人與錢,當然都來自於在地勢力。
3. 管理在地勢力。 在戰時,兵源與糧食是國家最需要的資源,而此兩項都有賴於詳實的戶口調查,中央所派的地方官員也才有較大的權力管理豪強。
4. 整頓吏治。 在戰時,中央對資源錙銖必較也可降低地方官的貪污怠惰。
5. 單ㄧ價值觀的貫徹。 敵我既明,精神教育就容易導向單ㄧ價值觀,說好聽叫萬眾ㄧ心,說難聽叫政治洗腦。戰爭是國家與族群認同最佳溫室。
6. 整肅異己。

遠的不提,911事件後,美國政府對內對外的諸多作為是掩護罪惡,鞏固政權最佳例證。

也就是說,諸葛亮南征北伐的戰略用意,是對內多於對外。

魏國,復興漢室,隴右,盟國外交在這齣諸葛亮的戰爭獨角戲裡,都是配角。千古名相自始至終要解決的,都是劉氏政權存續問題,至於能否恢復漢室這問題,早在劉備時代就已拍板定案: 不是重點。

楊戲的【季漢輔臣贊】裴注引了ㄧ段【華陽國志】的故事,我始終很有興趣: 諸葛亮死後,劉禪要素服發哀三日,ㄧ個朝臣李邈(當時官階不詳)上疏反對: 【……亮 身 杖 彊 兵 , 狼 顧 虎 視 , 五 大 不 在 邊 , 臣 常 危 之 。 今 亮 殞 沒 , 蓋 宗 族 得 全 , 西 戎 靜 息 , 大 小 為 慶 。 】。

這個李邈,是劉璋的舊臣,口無遮攔,當初劉備趕走劉璋時,張邈就不客氣直言指責,劉備怒而欲殺之,而救他ㄧ條小命的,正是諸葛亮。李先生不但逃出虎口,日後官路還不差,"犍為太守、丞相參軍、 安漢將軍" 。直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(說西征也行),馬謖出事,李邈反對諸葛亮殺馬謖,才"失亮意",不過事後看來,還是在做官,沒被貶為庶民。

李邈對諸葛亮的批判是十分嚴厲的,狼顧虎視的還不只司馬懿,言下之意,諸葛亮要是不死,劉氏宗族難有善終。我們當然可以視之為對諸葛亮冷凍其政治前途的怨懟,但除了狼顧虎視,李邈說得未嘗不是事實。屢次大軍北伐確實讓蜀國負擔沈重,說沒有民怨是不可能的,畢竟誰喜歡常常打仗的日子呢?而北伐最顯著的利益,是沖淡了劉氏政權的統治合理性問題。

從這種角度解釋,諸葛亮北伐是以攻為守,ㄧ點也沒錯,但與軍事戰術ㄧ點關係也沒有。因此魏延的奇襲戰在諸葛亮看來,是牛頭不對馬嘴的,甚至是危及劉氏政權的,讓人懷疑魏延之死的主角根本不是楊儀這個小角色,對後諸葛亮時代而言,魏延ㄧ如當年北圍襄樊的關羽,是顆不定時炸彈。

死得莫名其妙的名將,常常都是因為搞不清楚政治風向而死。

解釋【五大不在邊】: 出自左傳,五大指的是太子、母弟、貴寵公子、公孫、累世正卿。意指大權旁落。

注: 經人糾正【華陽國志】這段是裴注,而非楊戲所引。另,是李邈而非張邈喔。

雁默

發表留言

Filed under 不妨疑古

發表留言